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经典重读丨川端康成去世50周年:唯美的文学世界(2)

来源:世界文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28 06:4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临终之眼”“美”之外,“孤儿根性”“魔界”也一直是川端康成文学研究经典中屡屡提及的关键词。新潮社出版川端康成全集之际,收录了作家亲笔所

“临终之眼”“美”之外,“孤儿根性”“魔界”也一直是川端康成文学研究经典中屡屡提及的关键词。新潮社出版川端康成全集之际,收录了作家亲笔所作年谱:“一岁,父亲去世”“两岁,母亲去世”“六岁,祖母去世”“十岁,姐姐在伯母家去世”“十六岁,祖父去世”。川端康成自幼成为孤儿,自称“葬礼上的名人”,因而他对于爱情从未抱有幻想,不过这反而使他能够以极其冷静的目光,洞悉每一个孤独的人身上流淌着的爱情,那也是爱情最为纯粹的表现形式。《伊豆的舞女》中的小舞女、《雪国》中的叶子、《古都》中的孪生姊妹,川端作品中反复出现纯真少女形象,有人说作家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所渴求的理想女性是“永远的处女与母性并行不悖地共存一体”。的确,川端康成以美丽的自然与女性为手段,疗愈自己的孤独。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所谓“新感觉”,是指这一派作家重视感觉、讲究技巧,以自己的直觉、情绪、印象,捕捉瞬间的特殊状态,把现实画面拆散、重组,构筑一个感觉世界;以暗示和象征手法,通过描写瞬间感觉,仿佛从一个洞口来窥探人生的奥义。试看《雪国》中著名的“镜中映像”一段文字:

川端本人在一系列散文中曾发表回归传统的宣言:“我把战后自己的生命作为我的余生。余生已不为自己所有,它将是日本美的传统的表现。”因而,众多学者与评论家都认为,川端在日本战败后的废墟之上,于隐约之美中发现了日本的命运,而这种美来源于古典传统,又与近代的颓废之美一脉相承。《雪国》中冰天雪地的雪乡的空灵之下,是驹子对于岛村若即若离、聚散无常的悬念;《千只鹤》中传统的茶会、茶具与爱欲融为一体,带着病态与伤残的梦幻氛围;《古都》则在凝聚日本传统文化精髓的千年古都,以地道的京都方言,诠释命运无常的主题。川端的作品投射了我们对日本式唯美主义的想像,而他的文学已经成为特异的审美意识的代名词,带着一丝神秘色彩。

与此同时,在小说《孤儿的感情》等作品中又可以看到作家对于“血缘和家庭的羁绊”表示的怀疑。小说《伊豆的舞女》中,主人公“我”最终超越“家人/非家人”的界限,认识到自己能够与人生旅途中邂逅的每一个人缔结家人般的关系。这与佛教中“万物一如”“轮回转世”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川端最终将“孤儿”不再视为一种缺憾,而是使之转化为一种“恩宠”。这既是对“无常”的反抗,对过去的执着,对“永恒之美”的追求,又暗含着对于社会秩序的偏离与越界。而研究者所说的“魔界”同时包含以上两方面内涵。

年逾古稀的作家选择以这种方式离世,或许人们更愿意相信,作家为声名所累,无法在艺术创作上冲击新的高度,从而选择结束生命。川端自己曾说过:“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文章来源:《世界文学》 网址: http://www.sjwxzz.cn/zonghexinwen/2022/0728/1214.html



上一篇: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
下一篇:清溪村纪事|文学原乡:有世界眼光的“茶子花

世界文学投稿 | 世界文学编辑部| 世界文学版面费 | 世界文学论文发表 | 世界文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世界文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