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

来源:世界文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20 04: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制图:赵偲汝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离不开有效机制大力推动。“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出版工程”“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对中国文学海外传播起到积极

制图:赵偲汝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离不开有效机制大力推动。“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出版工程”“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对中国文学海外传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一些文化出版机构设立的翻译项目,发挥各自优势,以不同渠道推动文学走出去。如中国出版集团启动的“现代中国文学文库工程”、人民文学出版社实践多年的“中外作家同题互译项目”等初见成效。

谍战小说走出去的步伐也回音响亮。以麦家作品为例,2014年《解密》英译本在35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海外近200家主流媒体对此进行报道。《解密》西班牙语译本同样广受欢迎,起印3万册,并在西班牙马德里18条公交线上投放40天的宣传广告。中方出版社通过推动头部作品走出去,进一步带动同类型其他作品、其他语种的海外版权输出。如作家秦明、松鹰等人的悬疑题材作品,在海外传播中也有可圈可点的表现。

从文学中往往能够听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脚步声和心跳声。当代中国的蓬勃发展,让世界想要了解中国更多,海外读者在阅读中国的同时,开始阅读中国文学。当前,我们不乏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文学作品,但还需要增强精准的用户意识,了解目标读者的阅读兴趣、精神需求,研究不同国家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文化,更好地建立起作品和读者之间的连接。

类型文学成为文学出海新名片

《人民日报》(2022年07月19日20版)

文学走出去还需要建立健全专业人才队伍,调动民间参与热情。一方面,注重对版权经理的培养。版权经理与海外出版商、译者、版权代理人之间建立互信,往往在文学出海中起到关键作用。另一方面,发挥灵活、丰富、本土针对性强的民间平台作用。一些由海外的中国文学爱好者成立的网上文学社区,就在为中国文学出海创造条件。中国作家协会和各国文学组织者、爱好者共同发起的“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去年同时在12个国家启动。俱乐部在各地开展因地制宜的中国文学主题阅读和交流活动,让多彩的中国文学抵达更多读者。

类型文学出海形势看好,丰富了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学的认知,塑造了全面、立体、生动的当代中国形象。

创意图片设计:陈晓劲

当前类型文学出海形势看好,许多作品不仅仅出现在大学图书馆,还出现在当地主流连锁书店,丰富了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学的认知,塑造了全面、立体、生动的当代中国形象。同时,类型文学的成功出海,创新了中国文学海外传播模式。比如,网络文学平台采取“生态出海”模式:从翻译输出,到联合海外平台共同对网络文学内容进行培育、分发和IP衍生开发,增进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融合。

核心阅读

从严肃文学到类型文学,近年来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势头正劲。及时总结经验,可对未来中国文学出海提供有益借鉴。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文学是世界性语言,文学所表现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对英雄主义精神的赞颂、对社会发展的担当,具有跨文化传播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力量。进入新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在投身时代、书写人民的过程中表现出新特点新气象。与此同时,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也打开局面,蓬勃发展,向世界呈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在严肃文学之外,中国当代类型文学的海外传播也渐趋活跃,辐射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其中,尤以网络小说、科幻小说、谍战小说、武侠小说较为突出。

春风化雨,推动中国文学抵达更多读者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姚建彬)

当前中国文学正努力改变输出品种数量少、版权价格低、输出地域有限的局面,走向世界的步伐愈加稳健,空间大大拓展。

当前中国文学正努力改变输出品种数量少、版权价格低、输出地域有限的局面,走向世界的步伐愈加稳健,可一展身手的空间大大拓展。伴随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中国文学将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也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精神力量。

分享中国文学成果,展现中国发展新风貌

作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中坚力量,王蒙、铁凝等一批作家的作品持续走向海外。这些作品不仅发扬了中国文学传统,同时在文学手法与样式上多有创新。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优秀的译本既保留文本原有的艺术特质,又确保译文流畅可读、符合外国读者阅读习惯,从而使作品更容易走入读者的精神世界。近年来,不仅老一代汉学家继续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个语种,还涌现出新一代优秀的文学翻译者,薪火相续。如获得2020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德国汉学家吴漠汀、英国青年翻译家米欧敏,等等。这些优秀的翻译家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文章来源:《世界文学》 网址: http://www.sjwxzz.cn/zonghexinwen/2022/0720/1213.html



上一篇:文艺评论丨普希金《茨冈人》:一个世界文学的
下一篇:经典重读丨川端康成去世50周年:唯美的文学世界

世界文学投稿 | 世界文学编辑部| 世界文学版面费 | 世界文学论文发表 | 世界文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世界文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