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洪子诚新作《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出版

来源:世界文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18 08: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罗皓菱 贺桂梅认为洪子诚的这些研究极大拓展了当代文学研究的视野,“他并没有局限于史料整理研究。在这本书里面,他从重要的史料文本、理论文本的重读出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罗皓菱

贺桂梅认为洪子诚的这些研究极大拓展了当代文学研究的视野,“他并没有局限于史料整理研究。在这本书里面,他从重要的史料文本、理论文本的重读出发,在一种共识性的世界文学的意识当中,同时立足中国当代文学实践的主体性视野,重新探讨诸多重要当代性文艺问题和思想问题,极大深化了这些问题的讨论。”

钱理群将洪子诚称为鲁迅笔下的战士,“他伏在战壕中有时吸烟、唱歌,有时忽然向敌人开了几枪再埋头继续打牌喝酒,他就这样‘边打边玩',每打一枪,每一本书出来都让人惊喜不已——原来还有这样的史料,有这样的研究思路、眼光和见解。当大家还没有完全回味过来时先生又去玩了,又继续地读书、听音乐。现在大家不是讨论后疫情时代的学术研究吗,在我看来洪先生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学术方式,也是生命的存在方式。”

同时,戴锦华认为经由这样的内部和外部,洪老师在这些作品中示范了如何重返历史现场的可能性,“当洪老师的同代人热衷于用今天的历史感觉去阐释自己当年的历史,他却没有。因为我们都是在巨大的既是胁迫又是真诚追随的愿望当中踉踉跄跄一路的前行这样过来的。”

《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收入洪子诚教授近年的16篇论文、讲稿,围绕中国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讨论当代文学如何在世界文学的参照中来定位自身:一方面,外国文学是当代文学(创作和理论)的重要资源,参与了当代文学形态的生成;另一方面,对外国文学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也影响、制约着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在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方面,无论资料的搜集整理,还是研究的深入开展,都还存在欠缺。这本书通过对整体问题和个案的论述,希望打开这一领域更多的研究空间。

洪子诚在主旨发言中谦虚地表示,自己从未受过比较文学的训练,这本书是以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主体来研究,关注的是当代文学在建构自身的过程里面是如何处理外国文学,如何把外国文学内化为他的构成的成分,而不是一种平行的一般的接受研究。“内化我指的是一个复杂的或者说一个动作性的过程,包括吸收、转化、争辩、抗拒等等。”

编辑/乔颖

戴锦华说,洪老师在这本书中在尝试一种方法论、确立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方法论,事实上它应该成为一种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因为这个方法论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我们怎么想象我们自己,我们怎么设置每一个对象、每一个命题、每一个范畴的内部和外部,我们如何经由这样的一种内部外部的观察而打开一种新的可能性,一种叙述和认知新的可能性。”

8月15日,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人文学部联合举办的“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会议在北京大学召开。著名学者洪子诚、钱理群、戴锦华、贺桂梅等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洪子诚教授新著《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展开讨论,尝试从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批评和研究实践出发,讨论当代文学如何“内化”世界文学,并将其转化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有效构成部分。

文章来源:《世界文学》 网址: http://www.sjwxzz.cn/zonghexinwen/2022/0818/1218.html



上一篇:8月15日起,长春世界雕塑园免费入园
下一篇:志愿文学|他的莲海世界(散文)

世界文学投稿 | 世界文学编辑部| 世界文学版面费 | 世界文学论文发表 | 世界文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世界文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